国盛策略:先立后破 贝塔行情

深圳落户

  本周年末行情的趋势进一步强化,全A指数创下15年以来新高,价值股呈现全面的回暖势头。本周迎来了两大重磅会议的相继落地,如何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股市的影响?

  股债汇齐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本周国内资本市场迎来股、债、汇同步上涨,从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来看,一方面,稳增长的诉求强化,宽信用预期抬升的同时,货币宽松先行一步;另一方面,外围疫情不确定性抬升,叠加中美关系趋缓,推动人民币升值,外资入场步伐也明显加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股市的6点影响

  1、经济稳字当头,实体“去杠杆”进程告一段落。今年以来宏观的内核在于:外部超预期,内部去杠杆,随着信贷脉冲于10月见底,实体部门去杠杆的进程基本告一段落,明年大概率开启温和“加杠杆”。

  2、信用从稳到宽,相比于730政治局会议,宽信用的确定性在提升。三季度之后信用环境逐步由紧到稳,更多是受专项债和财政节奏的影响;向后展望,在财政前置、地产纠偏、信用直达工具等推动下,宽信用的确定性进一步提升,信用条件在年底有望迎来真正意义上企稳。

  3、不论增长目标是否达到5.5,都需要基建、地产等传统经济发力。考虑到21三季度两年复合增速只有4.9%,且四季度有进一步下滑压力,基建、地产等传统经济发力的必要性提升。且高频数据指向跟基建地产相关的需求数据近期都出现企稳信号,向后看对传统经济不宜过度悲观。

  4、碳中和先立后破,双碳告别“一刀切”,保供稳价的基调延续。能耗政策更有弹性,双碳告别“一刀切”。而以绿色能源为主的高耗能企业将不再过度受制于单位产出的“能耗”指标,绿电板块迎来明确性利好。

  5、产业政策端,关注区域平衡、垄断性行业改革与农业安全。明年电网、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垄断领域的市场竞争性业务有望加速放开;同时关注种业、农业机械等相关行业的配置机会。

  6、注册制改革全面铺开,权益市场融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A股长线资金入市大逻辑并改变,房地产税推行后,居民资金借助机构入市仍将是股市的主力增量,公募+私募预计明年仍将贡献超1.5万亿增量资金。

  重视M1-PPI剪刀差拐点这一做多信号

  今年以来,价值蓝筹为主的上证50/沪深300,都跟随信用收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涨跌同源,若M1-PPI剪刀差确认拐点后继续修复,权重指数的上行空间也有望打开。我们认为,中期信用条件走宽,叠加近期内外资金共振,价值股有望引领贝塔行情跨年,总体看,大金融短期胜率更高,消费中期持续性更强。

  按照信用恢复的节奏,由近及远分别要经历信用风险(地产链是重点)的修复—>M1的反弹—>实体融资意愿的改善。现阶段尚处于信用恢复的早期阶段,11月金融数据略不及预期,但并不重要,货币已先行一步走宽为后续融资发力蓄力,继续关注信用条件的渐次修复信号。

  核心结论与策略建议

  先立后破,内外共振,稳增长引领贝塔行情跨年。(一)稳增长方向既定且初见成效,年底信用条件有望真正意义上企稳,中期继续看好价值修复,推荐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优质银行、电力运维;(二)新老基建发力方向,首推:建筑/建材、风光储、特高压;(三)上游成本反转的汽车零部件、小家电,以及独立主线军工。

(文章来源:策略晓说)

文章来源:策略晓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