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标准,大湾区三城入围高净值家庭数量前五强,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将发表施政报告。北交所开市首日成交近百亿。美国总统签署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
一、政策动向
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标准
11月13日,深圳举行《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指南》地方标准发布仪式,这是我国首个国际人才街区评价地方标准。
《指南》中“国际人才”被界定为:具有国际化视野,拥有较高的知识能力与专业素养的人才,通常包括外籍、港澳台籍人才以及留学归国、具有海外发展经历或全球视野的各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指南》围绕国际人才的需求及各区的实际情况,将国际人才街区分为居住生活型、商务办公型、创新创业型、专业服务型四种类型,并按照不同类型特点在基础设施、人才服务、组织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引导不同类型街区发挥自身特点,突出街区特色。
去年11月1日,深圳的第四个“人才日”,深圳设立市人才研修院、蛇口街道、香蜜湖街道等13个“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先行开展探索实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上述《指南》。数据显示,深圳全市已有人才总量逾600万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6万人,累计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7000余人。(来源:21财经)
深圳实施住房租赁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近日,为落实《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进一步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深圳发布《关于实施住房租赁税收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告》。
根据具体税收政策,(1)住房租赁企业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全部出租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或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住房租赁企业中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向个人出租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住房租赁企业向个人出租住房适用上述简易计税方法并进行预缴的,减按1.5%预征率预缴增值税。(2)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向个人、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出租住房的,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3)对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比照适用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税收政策。(来源:深圳晚报)
二、社情民生
粤港澳大湾区三城入围全国高净值家庭数量前五强
近日,胡润百富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安全报告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该报告称,中国高净值家庭财富总资产达到125.9万亿,可投资资产约占67%;高净值家庭最多的五个城市中,粤港澳大湾区占据三城,分别为香港,拥有22.3万户;深圳,拥有7.6万户;广州,拥有6.9万户;增幅最快的城市是深圳,与上一年比增长2.7%,增长率最低的是香港,仅增长0.5%。
根据报告,在中国,拥有600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称为“富裕家庭”,数量已达501万户;拥有千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称为“高净值家庭”,共有202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称为“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3万户;其中拥有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称为“超高净值家庭”,共有7.7万户;拥有30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称为“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5.4万户。
经历疫情后,高净值家庭对投资和家庭的观念有所改变,在投资上更倾向于安全、稳定,其次才是增长。在生活方式上,这类人群最重视的前三项内容分别为健康、亲情、财富。健康管理是该人群经过疫情之后家庭生活的重中之重,超过半数人计划增加运动支出,约三成计划增加医疗保健支出。(来源:南方+)
三、港澳动态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将于16日发表施政报告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将于11月16日15时在澳门立法会发表《2022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并于同日17时在特区政府总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施政报告内容回答记者提问。11月17日下午,贺一诚将列席立法会全体会议,回应议员关于施政报告的提问。
此外,2022年度各领域施政方针政策的辩论也将展开,日程分别是11月24日辩论行政法务领域、11月26日辩论经济财政领域、11月29日辩论保安领域、12月1日辩论社会文化领域,以及12月3日辩论运输工务领域施政方针。(来源:南方+)
四、基础设施
前海将新设客运口岸+跨境直升机航点
近日,海关总署印发《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前海客运口岸纳入新开口岸范畴。至此,历时近3年研究和协调,此事在国家层面规划得以落实。根据规划,前海将在前海湾内湾(妈湾片区)设置前海客运码头和跨境直升机航点,并配套设置客运口岸。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在深圳前海设立口岸,研究加强与香港基础设施高效联通”“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意味着,前海未来可开通往来大湾区各城市的海上及空中客运航线,并与港澳地区形成快捷直达的交通联系。(来源:南方+)
五、全国纵览
北交所开市首日新股表现火爆,老股分化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北京金融街正式开市,首批81家企业同步上市。开市首日81只股票合计成交95.73亿元,其中,10只新股表现惊艳。数据显示,集合竞价阶段,10只新股最高涨幅直线攀升至282.3%,最低涨幅也高达74.72%。10只新股集体触发两次临停,其中N同心涨幅一度高达537.5%。虽然相关个股后续整体震荡走低,但截至11月15日收盘,10只新股平均较发行价上涨199.80%,N同心大涨493.67%,N大地、N志晟、N晶赛涨幅均超200%,个股整体换手率也均超过40%。
而精选层平移而来的老股表现则出现分化。由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的71只股票中,有三家因申请转板上市而停牌。余下68只个股11月15日跌多涨少。其中,截至收盘,德瑞锂电上涨18.23%,安徽凤凰上涨8.44%,德众汽车上涨5.21%,还有6只个股涨幅未超过3%。相对应的,余下59只个股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超过10%的就有16只个股。(来源:21财经)
六、国际形势
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
当地时间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1.2万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为重建美国基础设施、加强制造业、创造高薪就业机会、发展经济和解决气候变化危机等问题提出了六个优先事项,以提供初步的指导方针。六个优先事项包括有效投资公共事项,避免资金浪费,公平使用公共资金,建设能够有效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基础设施等。
该法案包括五年内为美国基础设施提供5500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1100亿美元用于建设高速公路,660亿美元用于建设铁路,650亿美元用于建设电网,650亿美元用于建设宽带相关设施,550亿美元用于建设饮用水管道相关设施等。用于该法案的资金将在五年内发放。许多重大项目可能需要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才能开始。
同时,在华盛顿,拜登所在政党的议员们本周将继续就第二个也是更大的提案展开辩论——耗资1.75万亿美元的“重建更好”法案,该法案将对儿童早期教育、公共医疗保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进行全面投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