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历数我怒吼她的每个瞬间,我的内心波涛汹涌……

物联网卡号码是什么 http://www.liuliangkazixun.com

最近我们的二期「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正在招募啦,有不少一期的学员马上参与了复训,而在一期情绪营的学习结束之后,社群里依然有姐妹们分享情绪难题,也分享实践收获,甚至是阅读和治愈时刻……

我们说好了,不散群,因为情绪这个命题,最需要的修炼氛围,就是社群互助共修,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我在结营的时候说:“漫长人生,这六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在将来的某一天某一时刻,你会想起这个课程的内容,会想起这个群,还有群里的这些伙伴,若能得到一些启发或者安慰,我就觉得:嗯,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情绪的学习,就是如此,不能一个人孤军奋战,不能一时半刻一蹴而就,也不可能说:“好,我今天终于学成功了,以后再也不需要了。”

情绪的学习,是持续一生的修炼,是不断走向内心的跋涉,是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过程。一个人永远给不了自己没有的东西,当你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越来越自我关怀,你就一定能有更多的能量和爱给到孩子、给到家庭,你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都将自然而然收获完全不一样的状态,你也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8月份的时候,趁着「萌小芽早教」周年庆,我们做过一次情绪话题的直播,聊孩子情绪管理的路径;上周,又趁着「小芽启萌」知识狂欢节,做了一次围绕“情绪表达如何说如何做”的直播。我们一直希望把萌芽和小芽启萌教研团队在情绪领域的专业研究和思考更多地传播出去,帮到受困于情绪的父母。

今天这篇文章,首发在我们的服务号「小芽启萌」,今天再推送给大家。二期「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我们一起携手共修吧。

8月份「萌小芽早教」周年庆的时候,我和曾少粧老师关于“情绪”的直播里,我播放了和女儿Arya的一段录音,这段录音里我们聊的话题是:如果需求被拒绝,要如何安抚自己的情绪?

我记得在直播间播放录音的时候,有小伙伴说,这一定都是从小进行情绪引导的,不然很难与孩子有这样的对话。这也促使我去回顾这5年多来对孩子(也是对自己)不断进行情绪引导和觉察练习的心路历程▼

最早与萌芽一起研发十点课堂的《妈妈最需要的成长课》,到后来我们与教研专家、团队一起研发「萌小芽早教」,到今年下半年重新升级推出的「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我们做“情绪管理”可谓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找到问题的根源。加上我自己过去有过几次很严重的情绪困扰,后来开启了持续的正念冥想历程,并系统学习和研究情绪,至今也已经十多年了。

对于情绪,我一直深处其中,曾经深受其害,如今充分体验,与之为友,又心怀感恩。

今天其实想就与Arya的这段录音的分享,做一个梳理和记录,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启发。

这段录音是8月初的某一天晚上录的,起因是我发现Arya有一段时间了,当自己的需求被拒绝,就很容易爆炸发脾气。

我首先问她一个问题:当你的需求被拒绝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情绪爆发时,你有什么感受?

【录音文稿】↓

莉莉:今天的主题是......

Arya:你觉得是什么来着?

莉莉:今天的主题就是:当你想做的事情被拒绝,我们怎么去处理情绪?先说一下,当你的需求被拒绝,你是什么感受?

Arya:当我被拒绝,我的感受就是:如果我让妈妈很烦躁,比如妈妈觉得我不想睡觉、一定要让我睡觉时,我的开关就开了,然后心里就小虫就一直在爬,我一定要让它赶出来,但是一直一直都赶不出来。然后我的心脏就一直很烦躁!

莉莉:很烦躁的感受,是不是?然后就在那里滚啊爬啊打啊什么的。OK!

Arya描述了一个经常发生的场景:每天晚上我催促她要睡觉了,她都说还要玩!当需求被拒绝,她说:

感到“心里的开关打开了”;“身体的小虫就一直在爬,我一定要把它赶出来,但一直一直都赶不出来”;“我的心脏(心里)就一直很烦躁”……

我在直播间说过,情绪引导的路径是: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监控。Arya说的就是情绪表达的内容了。

这可能是我长期以来的习惯,每当面对情绪问题,我首先关心的是孩子的感受,包括身体的、内心的感受。为什么这个很重要?

因为情绪发生时,一定会关联身体反应,当孩子不会表达感受,他们就只会用行为来表达,一般是攻击性行为,或者自我封闭。但一旦他们能首先表达感受,情绪对他们而言就会变得可控,他们也会自发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降低情绪强度。

表达感受,对于孩子的情绪引导特别重要,从出生就可以做了,婴幼儿还不会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也一定会用表情、声音、肢体动作、哭泣来表达,父母要注意识别孩子的情绪信号,可以代替孩子说出感受;等孩子慢慢有了语言能力,就要开始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感受。

“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游戏纸

丨关联情绪与身体感受

在Arya的感受表达中,她用了很多描述感受的词汇:“情绪开关”(这是我跟她玩的一个情绪游戏,在直播时有分享给大家)、“小虫子爬”、“赶跑虫子”……这些都是描述感受的词汇或句子。当孩子有了情绪识别的基础,我们便可以教他们各种描述感受的词汇。

在情绪研究领域,有一个术语叫“情绪粒度”,指的是一种能构建更细致的情感体验的能力。情绪粒度高的人,能用更丰富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情绪和感知他人的情绪。

有数据显示,一个人的情绪粒度越高,情绪管理能力也会越高,而且越不容易生病,拥有幸福生活的概率也更大。相较而言,情绪粒度低的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饮食失调症、自闭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如何提高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粒度呢?就是积累情绪词汇和感受表达。很多情绪研究的专家会鼓励自己创造情绪词汇,以便让大脑能更精准地调整身体应对状态。「萌小芽早教」和「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都会有这方面的内容▼

「萌小芽早教」的“情绪表达训练

丨情绪词汇库”

「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的“情绪示范图”

说实话,积累情绪词汇和表达感受,对大人来说也不容易啊!

我记得很多年前参加一个线下工作坊的时候,老师问我:“你的感受是什么?”我都会僵住,或者乱七八糟说一堆。老师提示说:“感受是一个词。”我愣是呆半天,居然说不出一个能很好表达自己感受的词。所以有了孩子之后,其实也是让自己重新学习情绪表达,让我从容面对更多的亲子情绪。

不着急控制情绪,先缓解身体感受

【录音文稿】↓

莉莉:我觉得每一次我都很难将你安抚你知道吧?

Arya:知道。

莉莉:你还是在那里扭啊、踢啊......我们现在讨论一下,当你这么烦躁的时候,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你恢复好的状态、好的情绪?我们头脑风暴一下啊,每人都想一点主意。

Arya:噢!

莉莉:想想你觉得有什么办法我们以后要用上,不是说讨论完了就完了哦。好,你先说。

Arya:我想到了!就是呢,我会用拳头握紧自己,全身都绷紧,然后再伸开、再绷紧,然后我身体的那些烦躁就会喷出来。还有一个就是头低脚高。

莉莉:头低脚高的动作,你觉得很好、很舒服是不是?

Arya:这样的话,自己的烦躁就会慢慢发射出来,就不会再那么的痒,那么大的不舒服。

莉莉:我觉得你用的那个词很好,就发射出去,就不会像那些箭一样射向自己,而是向外射出去,对不对?

Arya:对!

莉莉:就不会射自己,射自己反而就是会受伤,对不对?你同意吗?

在讨论了感受之后,我开始问Arya:“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安抚自己,让自己回到良好的情绪状态呢?”这个其实就是进一步的情绪调节的内容了。

我在直播间里有说到,情绪调节的方法千千万万,最关键的是找到对你和孩子有效的那一种,而且也远远不止一种;而且,这些方法有时效性,这一次有效果的方法,下一次可能就失效了。

在Arya小时候,我就在家里墙上贴了“情绪温度计”了,这是识别情绪很好的工具;

贴了好几年的情绪温度计

再大一些,我们开始用气球来做一些情绪调节练习,随着气球的充气与放气,很形象地让孩子了解了情绪发生时,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事。

2岁半的时候,

为了玩“情绪气球”游戏买了气球和打气筒

再长大一些,我们开始积累情绪调节的各种办法和游戏。比如她在录音里提到的握拳游戏、头低脚高的姿势等等,这都是我曾经教给她让身体和内心变得舒服一些的方法,并且她自己觉得很有效果的。

4岁开始,疯狂迷恋吊双杠,这也是“头低脚高”的姿势之一吧

情绪爆发的当下,比起控制情绪,安抚身体、让身体和内心没那么难受是更为重要的。我发现即便有时候在情绪爆发的当下,她不容易用好这些我们提早约定的情绪调节方法,但她的情绪复原也非常快,一般15分钟就会缓和了,她自己就会去沙发上倒着,让我不要理她。

习惯了经常在沙发上“倒挂”,这个姿势可以很好缓解压力

情绪调节也是我们新推的课程「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会安排在第五周,因为情绪调节的基础必然是你与孩子的情感联结(第三周课程),以及你们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通道(第四周课程),情绪调节对方法才会有效果的。这周的课程,就会带领大家寻找到(创造出)更多对你和孩子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并投入实践,总结出经验。掌握情绪调教之道,就不担心未来缺少情绪调节之术。

赋能营课表,滑动/点击查阅全部

多聊聊“卡点”,看见即疗愈

【录音文稿】↓

莉莉:当你很烦躁的时候,你要去做绷紧放松的游戏和头低脚高的姿势,容易做到吗?

Arya:不容易的其实。其实要用很多力气才能将这些怪物跑出来、发射出来。

莉莉:对对对真的是不容易,有时候你想去做,但是呢,你又控制不了烦躁的小怪兽在哪里作妖......

Arya:是。

莉莉:对。它的难点在这里,很难去换一个频道,比如说我们在看广东体育,我们换一个频道换到CCTV5,我们对着遥控器说就行了,对不对?但是当我们很烦躁的时候就很难换频道,换到去做那个姿势去绷紧放松,对不对?

Arya:对。

莉莉:这个叫很难换频道。那怎么办呢?你觉得怎么样才可以容易一点去放松自己,就是赶跑烦躁你额?

在讨论了情绪感受和调节办法之后,我们开始讨论:情绪调节的办法为什么总是很难做到。这些话题其实我都没有设计过的,说到哪算哪,但是我会刻意少说,让Arya多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也会补充一些我的。

就像这个讨论“卡点”的问题,现在回想,也真是很随机,我是感到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知道了这么多的情绪调节办法,但情绪爆发当下往往都很难做到,究竟是为什么?我很好奇Arya的想法,便这样问了,其实也是自问。

【录音文稿】↓

莉莉:我想到一个办法。

Arya:什么办法?

莉莉:就是我们可以商量你想要做的事,然后跟我说。我们商量我们就做一点点,节省时间,我们不是完全不做,可以做一点点,但是不做那么多次,对不对?

Arya:嗯。

莉莉:这是个好办法是吗?

Arya:这是个好方法。

莉莉:如果这样达成协议,你也不烦躁了,对不对?然后我也可以达到目的了,就是希望你早点睡。

Arya:哎!我想到了!

莉莉:还有什么?

Arya:就是我很想吃棒棒糖,妈妈就不给我吃棒棒糖的话,我就很烦躁,妈妈叫我不哭了,我就不哭了。然后妈妈说你一定要吃完饭再吃棒棒糖,妈妈说我可以想吃中午饭的时候再吃,然后我最后就晚了一点吃中午饭,吃完饭以后就吃了棒棒糖。

莉莉:所以这个也是一个协商的办法,是不是?

Arya:对。

莉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后协商去做这个事。我让一下步,你也让一下步,然后大家就合作愉快,对不对?

Arya:对。

莉莉:对,这些都是好办法!所以很多事可以商量,不用说一下子就让烦躁小怪兽跳出来。你先把它压一下,摸一下他的头,稍安勿躁,你别着急,然后这样子你才能跟我去协商,对不对?不然你在那里,根本就没有办法对话,我们是没办法沟通的,对不对?所以这是个好办法,因为我有我想要做的事,你有你想要做的事。

Arya:大家就觉得很乱。

莉莉:是,而且我们想做的都不一样。

Arya:对,我们想做的都不一样!不一样就想要Ta先做,Ta先做,就觉得自己的心里很烦躁。

莉莉:就是每一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不对?

Arya:对。

莉莉:你想看绘本,妈妈想你睡觉,这里就是有冲突了。我们要把冲突变成火花,冲突就好像打架一样,两个小人,但是我不想跟你打架,所以我们变成火花。火花的意思就是放烟火一样,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碰撞,就好像点了烟火一样,所以就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莉莉:我们不要冲突,我们要火花。OK?

Arya:火花思维,再见。

我接着跟Arya聊的是我自己应对卡点的一个建议:协商。我希望Arya明白,当我们需求不一样的时候,我们是可以通过协商去达成一致,让彼此都能满意的。但是协商的前提,是大家的情绪都缓和一下,能说上话。

我当然不奢望一两次的讨论,就能让孩子有所改变。我始终相信,让孩子知道情绪调节是难的,是有挑战的,不仅仅是她,妈妈也同样觉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疗愈。

心理学上流行一个说法:看见即疗愈。不管是原生家庭的痛也好,自己亲密关系的伤也好,与孩子的亲子情绪调节也好,看见,也就意味着觉察到了,感知到了,这永远是疗愈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当我与Arya聊到这些“卡点”之后,她自己在经历情绪时,也会有个潜在认知:这是不容易的,需要时间的,我可以慢慢来。这对于我们做父母的,何尝不是如此?情绪需要被看见、被允许、慢慢来。

[卡点思维]

“卡点”思维其实也渗透在了最近推出的六周“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课程里,正因为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父母和孩子的情绪卡点,难以应用情绪工具和策略的胶着状态,也真的是亲身经历了自身的亲子情绪困境,所以我们的课程要彻底直面卡点,迎击卡点,然后突破卡点。这可能是赋能营能带给大家最大的收获。

所以我们安排了每周一次学员线上直播课,每次直播我们都希望带给大家温暖、放松而身心舒畅的氛围,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借助集体的力量疏通卡点,启发新的灵感。二期情绪营在直播学习上也会进行更大的优化,加入更多互动体验式的学习形式,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其实在情绪管理的路上,我也踩过不少坑,我和Arya也并不是一直母慈子孝的样子。我还记得有一次,5岁多的Arya跟我历数从小到大我“吼”她的次数,跟我描述每一次我们亲子情绪崩溃的场景,让我非常吃惊。

Arya:有一次你扔了手机,婆婆抱着我啊,就站在门口看着你,你就扔手机,好生气,婆婆后来就抱我到她的房间,后来我才回来,你就抱着我,还哭呢……Arya:还有一次是爸爸惹你生气了,爸爸大懒虫不帮你干家务,你生气得哭了,你就在阳台洗东西,我就从你背后这样抱住你的……Arya:我还记得……

当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内心波涛汹涌、难以平复,心疼孩子,也心疼曾经的自己……我完全没想到她能记住那么多细节!有一些甚至我自己都忘记了的。本能的,我突然很担心,自己曾经在亲子情绪中的“失控”是否有对她造成影响?

所幸,每一次“失控”我都能及时地道歉和复盘,过去是在事后,后来是在当下,如今自我感觉已经能在情绪失控之前及时告知Arya,并恳请她监督——这个也是运用了“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里的“镜像提示法”呢。

所幸,Arya说这些话的时候,情绪是平和的,甚至愉悦的,就像诉说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绪,不正是如此吗?无形、善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情绪就是生活中很稀疏平常的事,只要我们在亲子关系中不断修炼、和孩子共同进步,我们就不会被情绪牵着跑,而能做到淡定从容、无所畏惧。

与其做个完美的妈妈,我更希望做个真实的妈妈。会有挫败,会有脾气,但也一直在学习和进步。

我在那段长达8分钟的睡前聊天录音的最后,突然想到了“冲突”这个词,并跟Arya探讨了冲突。我们成年人大多数时候都害怕冲突,不想与其他人发生碰撞,害怕与孩子发生冲突,因为冲突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情绪,难以名状。所以我们通常下意识地会避免冲突,迎合对方的需求,不懂得拒绝。

我试着把冲突看作是火花,就像是两个因为冲突马上要互殴的小人,其实是点燃了彼此的烟火,噼里啪啦的,交换想法,增进了解,不仅照亮了夜空,也点亮了彼此的内心的猜忌,多么璀璨明亮啊。

当Arya历数我在她从小到大的“吼”事件之后,我问她:“谢谢你告诉妈妈这些,那你会生妈妈的气吗?”

她说:“不会的呀,我有时候也会这样的啊。”

那一刻,我真的看到了自己和孩子在情绪修炼的路上,沿途那绝美的景色。

第二期「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正在招募中,11月27日-28日即将创建社群,11月29日正式开营。

别忘了在「小芽启萌」知识狂欢节期间,我们给大家派发了一个「知识大礼包」,除了赠送价值199元《孩子爱问》STEAM科学思维启蒙课(首发)、价值199元的教养力有声书(完整版)以外,还专门为二期情绪营课程设置了一张50元代金券,这张券还可以和小芽启萌会员的优惠券叠加使用哦!

扫码领取价值658元知识礼包

(礼包含情绪营专属50元代金券)

期待和更多爸爸妈妈们一起,共同开启这次的情绪共修之旅!

第二期情绪营限时招募中,扫码立即优惠报名

温情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我不是一个好妈妈。”(看看首期学员对情绪营的评价吧)

立即了解亲子情绪管理赋能营

上一篇:

下一篇: